分不开的亲情

发布时间 2023-05-05 10:23 来源: 河北法制网




□ 王金平


“俺来告俺家老大周林风,他闲着西屋不让俺住。”

孙叶英走进法庭,一屁股坐到长椅上,哭丧着脸,冲着法官要欣欣说。

要欣欣正在电脑上打一份判决书,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话,忙扭转头,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,便热情地问:“大娘,您是来立案的吧?”

“是,俺要告俺家老大周林风!”孙叶英气呼呼地说。

通过交谈,要欣欣得知,老人有三个儿子:老大周林风、老二周林午、老三周林万。早年,孙叶英把老房分给三个儿子,但房子因年久失修大都倒塌了,只有老大周林风分的三间西屋还算完好,可周林风锁着门不让她住,没办法她只好住在村边废弃的破砖窑里,一下雨就到处漏水。

要欣欣拨通了村主任的手机了解情况。原来,孙叶英和老伴脾气不和,70多岁的人了竟然还闹分居,老伴与老二周林午住。周林午想把大哥周林风分的西屋要了重新翻盖,弟兄俩为此翻了脸,至今不说话。现在孙叶英嚷着要去西屋住,周林风认为她的目的是给老二要房,坚决不同意。

孙叶英告诉要欣欣,关于住房的事,村主任从中协调过几次,让周林风给周林午要一万块钱,房子给周林午。但周林午不给,事情又搁了起来。

孙叶英坚持要周林风给她地方住,这涉及赡养问题,但她又不愿意把其他子女牵涉进来。因为当天还有庭要开,要欣欣反复给老人做解释工作,之后嘱咐她先回去,说抽空跟村主任再联系一下。

开完庭天快黑了,要欣欣从审判庭出来,发现孙叶英还没走。“俺就住这儿,不走了。”孙叶英倔强地说。

要欣欣向庭长作了汇报,决定送孙叶英回去,顺便看一下现场情况。

警车驶进村,碾过坑洼不平的路面,来到砖窑。推开门,拉开电灯,看到地上有几片阴湿,墙角摆着一张简陋的单人床,锅碗瓢盆散落一地。怨不得孙叶英找到法庭,这里的确不能长久居住。要欣欣有些心痛地对老人说:“过两天,您去法庭找我。”

孙叶英再次来到法庭的那天,要欣欣把法律服务所主任武志杰也找了来,他是村里的法律顾问。听了老人的情况,武志杰说:“您跟我来,我免费给您写一份诉状。”

接下来,要欣欣给老人立了案,案由是返还原物。

这边周林风接到诉状,跑来向要欣欣诉苦。“俺妈偏心,不管俺们,不给带小孩。现在要老房西屋也不是她本意,是老二在挑唆。”

要欣欣说:“你妈年纪大了,总不能让她一直住砖窑吧,她住在那里,你就不怕乡亲们笑话?”

周林风说:“要住,子女们轮流管。”

周林风向要欣欣诉说着家事。当年是按照当地农村习俗分的家,由父亲周力播主持,亲友参与,各当事人按真实意见订立了分单。其中,明确载明:周林午分得北房五间,外加空地一处,东北屋三间由父母住到老。“现在他们翻建房屋与我无关,为啥要我的房子?”

周林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,可孙叶英就是跟他较上了劲。“孙叶英是你妈,周林午是你亲弟弟,那几间房屋你用处又不大,因为这点事,何必闹得鸡犬不宁?你回家再考虑考虑吧。”要欣欣劝说道。

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,事情仍没有多大进展。

开庭的日期到了。孙叶英、周林风、周林午都来了。

庭前调解时,周林风摆出各种证据,最后说:“林午,你想把西屋要了翻盖,出一万五千块钱,我给你。”

周林午惊讶地说:“村主任调解时你才要一万(块钱),这会儿咋又长了五千(块钱)?”

孙叶英开口说:“俺最多给你三千(块钱)。”

双方僵持住。

要欣欣让周林风的代理人做做他的思想工作,双方谈来谈去,到七千块钱时又卡了壳。

“房子旧得基本不能用了,再说都是一家人,账不能算得那么清楚,折中一下,咋样?”要欣欣的一番话说得大家点头称是。周林风说:“为俺家的事,法官您也不容易,就这样吧!”

这时,要欣欣突然想起了什么,问周林午:“和你说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?”

“要法官,俺给二老都谈通了,等把老房西屋收拾好了,他俩都搬那儿住,您放心吧!”周林午道。

“好,这我就放心了。”要欣欣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
河北法制报

微博

河北法制报

微信

法治动态
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法律监督平台交流推广会召开 强化数字思维应用 推动工作质效提升
石家庄市司法局等三地司法局与北京海淀政务服务管理局牵手 共推京津冀“区块链+公证”服务模式创新应用
石家庄裕华司法局:念好新时代“人才经”
省法院党组会要求 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
普及禁毒知识 宣传禁毒理念 我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
市域治理

“五治”合力,服务群众的脚步更坚实——石家庄市藁城区开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局面纪实

石家庄部署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迎检工作
石家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出台
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——石家庄市藁城区以网格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侧记
数字报纸 | 数字杂志